天傍晚能上街转转,白天几乎天天都在宁卫民的安排下去参观水族馆和海洋馆。
可以说日程安排得很紧,相当务实了。
不比国内其他那种打着“考察”名义,实际上却是公费旅游的团体。
但即使这样,日本人的普遍富足也直观地带给了代表团极大的冲击。
虽然代表团只是在日本待了不久的十几天,看什么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但因为这种感受几乎是无时无刻,通过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不同城市的辗转和衣食住行以及不同公共场所出入的体验,一起构成的,根本无需你刻意留意,就能时时刻刻刺激你的精神。
像各种商店、商场、旅店、宾馆、澡堂子,酒吧、餐厅、居酒屋和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快餐和便利店,还有电梯、地铁、出租车、公用电话、高速公路、新干线、机场,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非常立体的构成一个如同天堂一样的美好世界。
对于考察团来说,他们留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日本的城市方方面面都很现代化。
日本城市的街景,可以说就是一个霓虹灯的展览会,充分体现出了“不夜城”这三个字的真谛。
这种震撼对于我们目前还需要节约用电,每周总有几天要过过点蜡烛日子的国人来说,精神刺激有多么强烈是毋庸多言的。
哪怕是陈述平这样,早就作为天坛园方副园长来过日本的人来说,重新再感受一次,也依旧心惊肉跳。
难怪几十年后有人会这样说——“不怪那一代人崇洋媚外,因为国内外的差距太大了,眼界越开阔就会越绝望,”这话其实是有点道理的。
尤其对于考察团最主要的目的来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原本海洋资源就格外丰富,也善于利用,到了八十年代日本民众对休闲娱乐需求激增,水族馆更作为家庭出游目的地兴起。
所以日本在水族馆和海洋馆方面的建设方面,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考察团深感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实际上,此阶段日本各大城市早已经有了不少场馆,而且常设置触摸池、夜间展览等互动项目。
如长崎的为纪念搁浅鲸鱼宝宝兴建的鲸鱼馆,以鲨鱼为主题展区的茨城县大洗水族馆,都是比较热门的旅游地。
尽管对比日后,日本的水族馆规划面积,当下其实还比较有限。
基本上还都是三四层,一万多平米的场馆。
像未来比较有名的几大海洋乐园——比如东京海洋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立项,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171/171857/15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