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会招呼刘洋和陈颂做入库登记,标示出每件物品的名字、价格。
如果有特殊物品,还会特意招呼一下。
“缝纫机、马达、基板、工具箱......等等,这个锁扣应该是带金的,还是我来检验一下。”
不用说,在眼力劲儿上,孙五福绝对是力压所有人,他是最有经验,最能够慧眼识珠的淘宝高手。
他不但能从日用品中挑选出更有价值的物件。
比如古朴典雅的日本铁壶、被塑料袋包裹住的卡西欧手表、有些磨损的金纽扣......
而且他更擅长识别来自于华夏的古物。
像开业头一天的第二车货物运来,他就在一大堆没用的“废品”里,清理出了一个明朝的花瓶,还是有一个铜镇纸,猴儿献宝似的,拿给了宁卫民邀功。
不过说实话,孙五福在开业当天给宁卫民献上的宝贝,对宁卫民来说,却反而还不如大家热火朝天干活儿的这个场面,更让人激动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宁卫民自己当初也是靠这行在这个年代站住脚的。
他还记得自己想当初在东家垃圾场迎着大货车倾倒的垃圾一扑而上的日子。
他还记得每次都会拆到好东西的那种兴奋。
对这种就像是拆盲盒一样的生活,他真的感觉特别有意思。
不得不说,生活真就是一个圈儿。
你认为自己是走出去了,其实一不留神,就又绕了回来。
当然,话说回来,在有些方面东家垃圾场和日本的废品站还是天差地别,不能相提并论的。
想当初,那东家垃圾场里的都是什么货色?
那是真正的垃圾,要想从中找点有用的东西,受大罪了,能熏的人都睁不开眼。
现在这一车车拉回来的都是什么东西?
真正的废品几乎是没有的。
不管是在物品价值上,还是新旧程度上,完全不同。
要知道,日本实施垃圾分类已经许久,有着相当成熟且严格的垃圾分类体系。
尤其日本人在保管私有物品上是很在意的。
因此日本人所遗弃的东西,都是很认真的打包好才扔掉的。
这不是说像易拉罐和牛奶盒这样的东西,日本人都要冲洗干净,然后压扁剪开才能扔掉。
关键是像衣服还有鞋子这样的东西,日本人都是习惯熨烫平整的,甚至几乎就是新的。
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大刀产业,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171/171857/153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