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占据。比如府州北面的丰州,便是在好水川之战后的麟府丰之战中,被西夏人占据的。
这绥州也是在这宋夏战争中,大宋被西夏人占据去的地盘之一。
三川口之战时,李元昊派大军攻占了整个绥州地区,并包围了延州,并在三川口打败了来援助延州的大宋军队。后来虽然李元昊撤回了延州的包围,但是这绥州却一直占据着,大宋一直也没能夺回。
虽然在大宋版图上,一直画有绥州,但是这绥州在实际上,却一直是被西夏人实际控制着的。
这跟大宋的版图上有燕云十六州,但是却被辽人实际控制还不太一样。那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建立前,就是人家辽国的的地盘,那时割让给辽国的后晋也是承认的。虽然后周和大宋一直没有承认这件事,但是在法理上,其实那燕云十六州说是辽国土地,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绥州虽然被西夏人军事占据,大宋一直没有承认是西夏国土,而西夏也从来没有宣称这是他们国土,因此这绥州名义上还是大宋国土。西夏人虽然不宣称这是他们的疆域土地,但是却一直实际领有,若是他们宣称这是他们疆土的话,大宋定然也会倾力夺回的,西夏人得不常失,所以双方也就默认了这种状态。
当然这种情况下,在这些大宋被西夏占据地区,宋夏之间的角力自然是少不了的。
西夏占据绥州,可随时威胁到大宋重镇延州,而大宋却无力夺回绥州。因此在此背景下,宋将种世衡向那时任延州知州兼永兴军路安抚使的范仲淹建议:“延州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北可图银夏之旧。”
范仲淹答应了种世衡的请求,令其在延州东北二百里修建城池,以阻挡西夏人从清涧城攻击延州。于是,种世衡分宽州城之半,缘冈阜高下之势,将城池蜿蜒向南延伸至清涧河畔,在很短的时间内修筑起了一座土城,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城池竣工之后,当今官家亲自钦赐城名曰“青涧城”。
青涧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东据黄河,西绕黑水,钟楼官山前后耸峙,延安扼险之地。岗陵重叠,奚谷深阻,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北可控沙漠之地,屹为延之冲。
清涧城修建成功之后,确实发挥了阻挡西夏南侵的作用。因为清涧城正修建在官山险要处,当真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之地,所以有“北锁榆塞,南通关洛“的作用。?大宋守住这清涧城,便能阻挡来自绥州的西夏军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宰执大宋》 最新章节第四五〇章 烽烟起,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3/23034/46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