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
两种观点虽侧重不同,但皆言之有理。所以双方各持己见,争论得异常激烈。
速战派认为若不乘士气高涨之机以果断之决心攻城,而是以沪杭线为中心运动,不但发挥不出皖南军局部优势,反而有可能陷入遭沪杭之敌两面夹攻的被动局面。持重派则反驳道,杭州城背靠钱塘江,难以实施全面包围,加上城内早已囤积重兵、以逸待劳,强攻必定伤亡惨重。若一时攻不下,只得陷入苦战局面。万一打援部队被歼,则军心必乱。
双方相持不下,会场气氛渐渐陷入僵局,就是孙中山也颇感为难。
渐渐地,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一个人的身上,皆露询问之色。这人自然便是共和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断刃将军石铮了。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正式表过态。
石铮在十几道期待的目光下缓缓起身,走到墙边的巨幅地图前,手握一根细长的指示杆虚划横竖两条直线,转身面对颇感诧异的众人,微笑道:“我的意见是,破敌为上,攻城次之。”
二
1911年9月5日,刚刚完成民主化改造的皖南共和军全军开拔,十六万大军绕过新安江向北推进至宣城,然后折向正东。9月10日清晨,先头部队骑9师突然出现在湖州城下。湖州守军仅两个保安旅七八千人,交战半日后,败退。
占领湖州后,大军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进攻沪杭线上三座据点:嘉善、嘉兴、桐乡。三处守军相继告急。
段琪瑞早已算到共和军欲攻杭州,必先切断沪杭铁路。所以于铁路沿线皆驻有重兵。可也没想到共和军会合全军之力控制铁路,且行动之迅速、决心之果断也始料未及。急调沪杭驻军增援。
共和军虽然分攻三处,却仅以位于三镇中段的嘉兴为主攻目标,其余两镇都只围不打,反而在外侧筑起阵地阻击应援之敌。
激战两昼夜,嘉兴城西门外十里方圆内均已被共和军的新式加榴炮炸成一片焦土。在付出了三千多名战士年轻的生命后,第三军49师下辖的115团第一批突入嘉兴城。
占领嘉兴后,49师师长左凉立刻执行原定计划,下令全师官兵于城南挖掘壕沟。一天一夜的工夫,布置起了三道防线。准备工作完成后,围攻桐乡的36师、41师当即由前线北撤,进入新建立的阵地待命。
段琪瑞终于摸索出共和军的真实意图。之所以倾全力袭击沪杭线,其志并不在杭州,而是为攻打自己的大后方上海做准备。与其说是为防沪军南下,不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浴火重生大同梦》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孙武出世,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90/290138/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