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身子从殿门口走出来。闫依帆急忙上前扶着黄公辅从台阶上往下来走。
“大人,这太学宫一直是您管的吧,难道这不有违新法吗?您怎的在朝堂上一句话都不说啊?”
黄公辅突然站定,盯着站在下边一级台阶上的闫依帆,说:“你是真蠢呐,这太学宫本就是由太常卿管辖,如今我不是太常卿,我是太子少傅,你怎的连这点记性都没有呢?而且你看不出来么,这事皇上已经和杨叔子谈妥了,今日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你站出来又有何用,不过是让皇上心里平添几分不喜,甚至记恨你,与其如此,倒不如赞同这件事的。”
黄公辅说完又慢悠慢悠地向下挪动着身子,留下有些发懵的闫依帆,是啊,如果不是皇上和杨叔子早就已经商量妥当了,皇上能直接让各司听候调遣吗?这是他们老早就已经想好的。
闫依帆快步追上黄公辅,搀住他的胳膊,两人缓缓向宫门行去。
杨叔子找到太卜,选定了吉日吉时,又让各部积极准备,随时准备开始兴建太学宫,此事关乎赵国王朝的命脉,杨叔子自然不敢大意。
终于,太卜择定的日子到来,宣宗桓冀连同朝中一应重臣系数到来,有人提议让杨叔子带头开原太学宫大门,被杨叔子怒斥了一顿。杨叔子来到桓冀身边,拱手说:“皇上,臣请皇上开门迎天下贤士。”
桓冀神情肃穆,拢了拢衣袖,抬手缓缓推开尘封许久的太学宫大门。到处尘埃弥漫,孔老夫子的相上都是蛛网,破旧的案几横七竖八地扔在一边,令人一眼望去顿生几分悲凉,古往今来,都是士农工商,士的身份一直排在第一,可自从代宗皇帝下令封禁太学宫后,士子们的地位甚至落到了最后,令天下士子纷纷寒心不已,有人甚至丢失士子身份,转而去做商人了。
桓冀带着所有人在孔老夫子相前敬香、行礼,然后擦了一把供桌上的尘土,也昭示着太学宫正式开始动土重建了。
杨叔子叫蒲仙玉选了几十个精壮的禁军士兵,又从牢里提出来了一些囚犯,分工开始,屋顶的梁、椽,支撑的柱子全部换新。
杨叔子知道动土工就必定要劳命伤财,故此他才将囚犯编入人力当中,做到尽量少抽调民夫,抽调到的民夫,一律免了一年税收,每月给他们一两银子作为薪资。谁知道百姓听完这个消息纷纷前来要加入修建太学宫的行列,被杨叔子婉言拒绝了,毕竟田地不可荒芜。
从此,杨叔子每日回到府上已经是深夜了,梓华却一直坐在一进院的偏房里等着杨叔子,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庸王朝》 最新章节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300/300538/3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