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文豪1978 > 第516章 《入殓师》

第516章 《入殓师》(2/9)

上一页文豪1978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疾手快,抢到了早已被李拓等人看完的小说开头。

「入师」。

三个字的标题映入眼帘,一下子勾住了于华的眼睛,也勾住了他的心。

「入师」这三个字的字面含义不难理解,于华父母就是做医生的,小时候他还干过在医院的太平间里午睡的事。

只是这个称呼有些太文终终了,而且也不符合国内丧葬文化里的称呼。

心中的念头一闪而过,他没来得及多想。

旁边十几个人虎视的盯着他手里的开头,他得赶紧看才行。

李拓、于华等人看到的小说,正是林朝阳由日本电影改编而来的《入师》。

这部影片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算是少见的改编超越原着最具代表性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怀揣音乐梦想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因生活所迫回到老家,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小林大悟很难找到工作。

然后他被一条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1,「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不料当他拿着广告兴冲冲跑到事务所应征时却得知,

要招聘的竟然是入师。

尽管心有抗拒,但受生活所迫,小林大悟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

初涉入工作他面对的种种冲击感到非常不适,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他在一次次的入经历中逐渐发生转变。

从最初的困惑、迷茫,到后来的理解、认同乃至热爱。

电影于2009年上映后获得了极高的观众口碑,并获得了日本学院奖最佳影片奖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值得一提的是,《入师》并非原着小说和电影本来的名字,而是在国内上映的译名。

电影本来的名字叫《纳棺夫日记》,「纳棺夫」是日本丧葬文化中对职业人员的称呼。

「入师」这个词是国内译者生造出来的,却意外的拉升了电影的逼格,也因此让国内从事殡葬行业的人们有了个体面的称呼。

「朝阳,你怎么会想到写这个题材的内容呢?」李拓问。

林朝阳便将在香江活动上见到萧百成的事简单说了一些,「当时就是觉得这个题材写出来应该会很有意思。」

李拓微微颌首,林朝阳说的很对,这个题材写出来确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仅仅是有意思。

《入师》的主题表达天然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思想性,因为死亡本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516章 《入殓师》,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340/340561/516_2.html

上一页文豪1978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