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一百零五章 大和末日

第一百零五章 大和末日(1/5)

上一章浴火重生大同梦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早在北洋军在江南战场上全军覆没时,袁世凯便已清醒地意识到形势已彻底逆转,中原决战是迟早的事。他当然不甘心失败,一方面不恤民力地扩军备战,短短三个月时间便征募新兵30余万。一部分替换下驻守山海关的北洋精锐,一部分调往河南境内,防御实力较弱的共和军武汉第三集群,将腾出的北洋主力多数开进了苏北战场。

在英 事顾问团的帮助下,他亲自拟定了一整套中原战略,并委任第一心腹爱将王士珍为总指挥。

第一道防线自然就是长江天堑,这是整个北洋集团的共识,企图利用这道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来阻挡共和军北进。但袁世凯深知共和军的战力不可小视,尤其担心其独占的海空优势,因此作了较坏预计。一旦江防被共和军突破,则以确保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为核心部署第二道防线。

具体地讲,北洋军的最大威胁来自南京正面。这不仅因为石铮在江对岸集结了二十几万大军;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南京城隔江相对的浦口镇就是津浦铁路的终点站。共和军的意图很明显,渡江占领浦口后,即可依托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长驱直入,一路向北推进。这无疑是一条最便捷、也是最具战略价值的首选通道。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无论是布置在镇江至江阴一线的王啸飞第二集群,还是武汉的胡铁第三集群,都处于策应军团的地位。

所以,在北洋军的32万一线江防部队中,以浦口为中心的南京正面就投入了15万精锐。二线部队主要集结在津浦路上的蚌埠至宿县一带,约26万人。投入苏北战场的总兵力近60万。

在江防司令的选择上,袁世凯权衡再三,重新起用了因江南大败而投闲置散的段琪瑞。



2月28日凌晨,天刚刚亮。与南京城隔江相望的北洋前沿阵地上,一堆堆士兵围坐在地上,默默享用着简单的早餐。他们大多已经执了一夜的勤,眼中遍布血丝,只想着早点吃完饭,等接班的来了就去营房里睡觉,所以没什么人愿意多说话。

沉闷的空气中,隐约传来一阵低低的轰鸣声。许多人循声向上望去,只见天边有两个缓缓移动的小黑点,正从江对岸的方向迫来。那是2架共和军的轻型侦察机。

阵地上猛地枪声大作,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呼喝声。无数轻重武器一起对空扫射,密集的枪弹在空中织出了一道道火网。十几分钟后,枪声逐渐止歇。再看那两架飞机,依然在高空兜着圈子,盘旋了一圈又一圈。

位于南京西郊的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浴火重生大同梦》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大和末日,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90/290138/106.html

上一章浴火重生大同梦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