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 > 第一四六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一四六章 要想富,先修路!(1/3)

上一章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孟达的喊声传来,马超脚下不停,却也吩咐了一名亲兵,让他去给孟达和法正找个营帐,暂且安置下来。

来到中军大帐,董卓正和荀攸等人商量着流民的相关事宜。

几十万流民从山中迁徙出来,不可能每天什么事情不干,毕竟光是粮食消耗,都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要不是在河东屯田成功,董卓也养不起这些流民。

当然,光靠河东一地肯定不够,董卓已经写信回了洛阳,让荀彧再想办法从关中凑粮送来。

流民一旦吃不饱饭,暴乱只是早晚的事情。

几十万的人口,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劳力产出。

有了劳动力,就有了创造价值的可能。

最好的打算,就是像河东一样,利用这些流民,在并州进行大规模的屯田,然则经卫觊勘察之后,却摇头表示,上党一带的地质并不适合屯田,且水源较少。

听得此话,董卓蹙起眉头,如果不能大规模的屯田,那就很难搞了呀!

荀攸提出的建议是,先迁徙一部分人出去,保持粮食的持平,不然就现在的粮食消耗来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早晚会顶不住的。

河东郡的人口已经饱和,难不成迁去洛阳?

李儒的想法则是,既然黑山里的贼寇已经受降,那他们就该趁势出兵,攻取冀州。

并州此地虽然较为贫穷,但盛产铁矿,只需让流民进山伐木,然后配合生产出的枪、矛头部,就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粗劣武器,然后将流民作炮灰,顶在前头,只要战争够频繁,就不愁粮食的消耗问题。

利用战争减少流民的人口,同时还能收获敌方城池,减少己方的粮食开支,可谓两全其美。

董卓没有点头。

这个时候,他倒是想起后世的一句名谚来:要想富,先修路。

上党、河东两地,中间隔了许多山脉,不管是进来还是出去,必须要绕很多山路,运输粮食尤为困难。

如果能将中间凿开一条大道,将会节省不少的时间和途中的粮食开支。

以前没敢这么想,是因为找不到这么多人,现在几十万的劳动力摆在这里,就是一人捡颗石头,也早晚能把这些碍事的山峰铲平。

于是董卓大手一挥,开搞!

有了董太师签署的檄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 最新章节第一四六章 要想富,先修路!,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08/208386/147.html

上一章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