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将官,又不属于校官,而是作为将官和校官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以长远的眼光看,中国作为一个国土辽阔、边境线漫长的大国,常备军规模必定非常庞大。而作为基本战术兵团的旅级指挥官数量也将相当大。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军衔偏低;因此准将军衔主要对应于旅级军官,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分别为战区(或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旅长的编制军衔。其实这四级军衔的法文原意就是“集团军将军”、“军将军”、“师将军”、“旅将军”。大将军衔平时基本不用。
3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对应团、营级军官。
4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对应连、排级军官。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则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官的军衔等级分别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军衔晋升采取自然晋升和选拔晋升两种方式。校、尉官采取自然晋升制,将官采取选拔晋升制。自然晋升是指军官按规定的年限逐级晋升,一般到年限即可晋升至高一级军衔;选拔晋升是指军官的晋升没有年限规定,根据军官本人表现和工作需要以及编制军衔的空缺情况而定。尤其是将官以上军衔,以当前解放军总规模厘定名额为300-500人之间,在将官定额内,缺一晋一,以控制将官数量。
1912年12月11日,参议院通过了授予解放军总司令石铮中华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同日,中华共和国总统孙中山向黄兴、胡铁、王啸飞、杨霆、陈炯明、蔡锷6人授予中华共和国上将军衔。同时发布命令,授予石龙等65人中将军衔,授予255人少将军衔。江鹄、高唯分别被授予海军中将、空军中将军衔。对于参议院提请的授予总统共和国大元帅的荣誉军衔,孙中山坚辞不受。
南京总统府内,孙中山和陆少阳促膝长谈。这几日两人无数次商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迁都。其间不止一次提起明朝的迁都故事。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定都在南京,传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迁都北平。这一政治中心的变化,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均发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史为鉴,现今共和国的局面和明朝时候极其相似。孙中山沉吟道:“历史上,历朝历代不是把京城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要不就是南京、北京。我们的首都究竟定在哪里合适呢?国家初立,百废待举,我们一定要尽快拿出个主张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浴火重生大同梦》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六章 挺进大洋,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90/290138/1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