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泪洒长空

第一百一十九章 泪洒长空(1/5)

上一章浴火重生大同梦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教改案出台后,深深刺激了社会上的保守势力。反对教改的请愿书、万言书雪片般飞往北京。教改案颁布一周后,上千名儒生聚集在教育部门前示威。几乎在同一时间,全国各省也都发生了类似事件。就连一些督军也致电中央,声称地方上民情汹涌,强力推行恐激发民变,建议暂缓施行这一方案。如此种种,即便在当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时,也没有出现过这样大的反弹。

矛盾的焦点是,新教案中完全剔除了对儒家学说的灌输,代之以西方的自然科学。此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洋文明的引进可以说又爱又恨。爱的是西洋工业确有实效,这是铁铮铮的事实;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对外丧权辱国,国内洋人横行霸道,直到共和建立,才有了点扬眉吐气的感觉。可是长久积压的怨愤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此时的中国民间,排外情绪依然十分浓烈。其中自然也包括对西方各种事物的抵触情绪,以及长久压抑的民族性。

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务实精神,中国圣贤们对百姓的教化是“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诚然,这是一种对人生修养的追求。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文人以儒学为至高无上之经典。他们确信,儒学是最纯粹最中正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如此根深蒂固的伦理体系,又岂是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连根拔除的。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许多中国人宁愿沉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也不愿直面历史的潮流。对于东西文明的优劣比较,他们毫不犹豫地作出判断:“西洋文明必须依靠中国文明救弊,只有用儒学来统整世界文明,方可兴利除弊,教化万方。”这种极力拉升本民族优越感的论调,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就是对一些先进的革命青年,也很有煽动力量。毕竟,对血气方刚的青年们来说,谆谆教导莫如振臂一呼。

然而这种爱国情结恰好能为顽固派所利用,在社会上不断掀起尊孔浪潮,叫嚷“中国之新命必系于孔教,非西洋之奇技淫巧所能为之,若国粹尽失,等若亡国灭种。”甚至搬出了张之洞生前提出的“中体西用”理论,宣称“完全保存国粹固然不妥当,但是完全欧化也不合国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面开新,一面复旧。物质上开新的局面,而道德上恢复旧制度,只有促使新旧调和,把东西文化熔铸一炉,国粹不灭而欧化亦成。”

这种新旧折衷的理论,表面上看来很中肯,其实完全忽略了为维护皇权统治而设的儒学体系和共和理念的根本冲突。这些人打着尊崇儒教、延续中国文化传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浴火重生大同梦》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九章 泪洒长空,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290/290138/120.html

上一章浴火重生大同梦章节列表下一页